English

崔琦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之后

1998-10-16 来源:光明日报 石河 我有话说

刚刚获得199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人科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崔琦10月13日表示,他以平常心看待此一荣誉,得奖之后不会改变他的日常生活。

崔琦是在学校为他安排的记者见面会中谈到得奖感受的。这位在学校同事、友人及学生眼中都是治学严谨、生活简朴、为人谦虚的华人学者说,他从收音机的新闻报道中听到自己得奖的消息,之后仍照常做日常的工作,并按原先的安排,到医院接受验血,至记者招待会时尚未将此一消息告诉在外旅行的太太与子女们。

崔琦目前在普林斯顿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固体物理,并从事研究工作。他认为从事研究工作是很有趣并极具挑战性的。对于获得诺贝尔奖,他谦虚地表示也要感谢学校及同事们的支持与协助。

记者见面会是在普林斯顿大学工学院大楼举行的。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夏比洛、大学工学院院长及多位电机工程系的教授们都陪同他出席见面会,并盛赞他的杰出成就及为学校争光。记者见面会结束之后,校方随即在工学院举行庆祝茶会,向崔琦道贺。

崔琦是以一身随意的装扮出席记者见面会的:浅色的衬衫外加深色的长袖毛衣,深色的西装裤,未打领带,头发并没有特别梳理,皮鞋也没有特别擦亮。他回答询问的话也不多,给人的印象是一位极为朴实与谦和的学者。

同在普林斯顿大学电机工程系任教的华人学者刘必治教授形容崔琦是个典型的学者,说他的学术成就虽然了不起,但从不以此傲人。刘必治说:“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谦虚的好人。”

普林斯顿大学工学院的行政经理张宝珍女士说,崔琦在工学院的人缘很好,很谦虚,教学也很认真,学生都很喜欢他。学校的师生们还谈到,崔琦的个性除了谦虚之外,还有一点“害羞”。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就在美国东部时间10月13日下午获知他得到诺贝尔奖之时,崔琦就突然跑开不知去向,校方在举行记者见面会时,找了好久才找到他。

现年59岁的崔琦出生河南省,在香港完成高中教育之后,1958年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就读,并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他曾在美国有名的贝尔实验室任职,1982年转到普林斯顿大学任教。

他以1982年发现“分数量子霍尔现象”,与德国籍的美国史丹福大学教授劳克林及美国籍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斯托尔默共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崔琦和斯托尔默在1982年对在强磁场和超低温实验条件下的电子进行了研究。他们将两种半导体晶片砷化镓和砷铝化镓压在一起,这样大量电子就在这两种晶片交界处聚集。他们将这种晶片结合体放置在仅比绝对零度高十分之一摄氏度(约零下273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中,然后加以相当于地球磁场强度100万倍的超强磁场。他们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电子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量子流体,这种量子流体具有一些特异性质,比如阻力消失的奇特现象等。一年之后,劳克林教授对他们的实验结果做出了解释。

电子量子流体现象的发现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它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4月,崔琦因此获得美国著名的富兰克林奖。

崔琦在因特网自己开设的网址上称,他的主要学术兴趣是研究金属和半导体中电子的性质。他的这些研究将可应用于研制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和更先进的通信设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